我們對於外星人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幾乎是一無所知),對他們的認識大多只流於謠言,這意味著若是以外星人為題材的作品,只能從這些謠言中去做出揣測,試圖從中創造出一個並不真實存在的故事。
(這是某部戰爭史詩片的鳥海報嗎?)
與外星物種接觸,肯定是讓每個人既興奮又害怕的一件事情,儘管經常在電視上看到有不少人"聲稱"曾與外星人有所接觸, 但依接觸程度上的不同,天文學家約瑟夫·艾倫·海尼克(J. Allen Hynek)將不同層級的接觸類別分為五類。(一切都是維基百科說的)
第一類接觸:為最多人所屬的接觸類別,指單純"目擊"不明飛行物體,但並未看到外星生物。
第二類接觸:除了目擊飛碟外,還感受到外星物體對環境產生的物理反應,但並非看到外星生物或者是與其有所接觸。
第三類接觸:除了清楚的看見幽浮外,並目擊外星生物。
第四類接觸:與外星生物有所接觸,如握手、交談,或者是被外星人綁架。
第五類接觸:在有意識的情況下,自願性的和外星文明溝通。
(2009上映的科幻驚悚電影-第四類接觸,就是以幽浮學上的分類命名)
故事是由12個外星太空船登陸地球開始說起,這12個太空船分別降落在12個國家和地區,各國都對於眼前這個巨大的謎團感到潛在的威脅,試圖想要了解這些外星物種來到地球的目的,於是美國政府找上了語言學家露薏絲.班克斯博士(艾美.亞當斯Amy Adams 飾 ),並開啟一段與外星物種溝通及交流的故事(這就是第五類接觸啊)。
(太空船在12個國家降落,也代表有12張不同地區背景的海報)
《異星入境》是由科幻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在良好的故事基礎下,以細膩且大膽的手法,一步一步的帶領我們走向未知的第五類接觸。
(《異星入境》滿足了我們對於外星物種的各類接觸)
在看到將近結尾時其實我是全身起雞皮疙瘩,我們都沒有看過幽浮或者是外星生物,也沒人能夠證實所謂的幽浮以及外星生物究竟長什麼樣子,這也代表著《異星入境》裡頭的太空船、外星人的型態、外星人的聲音、語言等等,徹頭徹尾是一部幻想出來的科幻故事。
(假的,我眼睛業障重啊)
儘管如此,以語言學家試圖和外星物種溝通為故事主軸,正如同我們面對未知的文明和種族時,嘗試找到彼此共通的符號和方式來進行溝通,這樣真實記載在歷史上的過程,成功的在虛構的故事中建立了寫實性,不用長篇大論的對白,直接精準的描述有關於語言中的內涵以及奧妙,替《異星入境》如此虛構的科幻故事,注入了不少真實的魅力。
(博士漸漸和外星物種建立共同的語言,讓本片帶有一絲推裡的趣味)
「如果你全心專研一門語言,整個人的思維都會有所改變。」
正如我一開始提到,看完這部片令我全身起雞皮疙瘩,主要故事中後段激起的後續漣漪實在是相當讓人震撼,說不上是那種出乎意料,但絕對是令你大為驚豔。
(故事緩緩道出外星物種的真正目的,同時也揭開另一面的真相)
《異星入境》中用了大量的回憶片段穿插在片中,為了區別現實和回憶片段,使用了最容易分辨的暖色調以及冷色調做為分別。
(在場景以及氛圍的轉換,也使用了色調上的區別)
▼讓我們在單一一個鏡頭下,來比對不同色調的顏色轉換。
(即便是沒有亮部的畫面,也能明顯看得出色調上的對比)
片中為了使謎一般的外星物種更具神秘感,在鏡頭上也適時的使用不少散景,營造出無法一窺究竟的懸疑氣氛。
(這大概起碼有近視400度)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也刻畫了一般人對於外星物體入侵地球的擔憂,無法像主角一樣深入窺探太空船和外星物體的真面目,每天卻都要在不知道裡頭到底發生什麼事的情況下為國效力,產生出的害怕和不安,讓故事不只是由主角們來主導發聲。
( 不禁聯想起傳播效果中提到的《火星人入侵》,當時美國對於外星人入侵的恐懼和無知 )
關於《異星入境》的內容實在是不同透露太多,因為它的精彩就藏在這些細微的小細節中,絕對值得進戲院來慢慢品嘗。
( 愛咪.亞當斯在《異星入境》中演出精湛且細膩,可惜未能再度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
《異星入境》描述著我們都好奇的外星物種入侵地球的故事,把艱澀的科幻題材,以直白但不失複雜的故事發展來呈現,並以語言和溝通揭開序幕,沒有前衛的論點和假設,用最貼近人類思維的方式,細細的翻譯著一句又一句,故事中所埋下的伏筆,稱不上高明,但實屬精彩。(還不給我去電影院看)
異星入境 (Arrival) 2016
分數:8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