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沒教的幸福課-幸福的定義

p2432255185.jpg

 

俗話說的好「沒有期待就不怕受傷害」,不過用在這部上確實「」重了一點。比起用受傷害來分享感受更應該用沒抓到癢處來表達。

 

故事是在說一名聰明伶俐的女孩Carrie,從小就跳級就讀,一路讀到了哈佛畢業,擁有高IQ的她卻不知道如何生活與人相處,透過父親介紹的心理治療師開給她的一份清單,讓她踏上尋找書本沒教的幸福之路

thumbnail_25724.jpg

(厭世)

 

p2442482546.jpg

一開場就是Carrie去見心理治療師的路上,可以看到她抱著一大包東西,急急忙忙穿梭在人群中,可愛的臉上卻是厭世的表情,見到心理治療師後更是直接開口抱怨自己的爸爸和一些生活的小事,甚至聽不見別人給的建議,非常固執地說自己想說的,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當然連心理治療師開給她的清單壓根沒真心想去完成它,很直接讓觀眾知道她對於這個世界的不滿甚至她的格格不入

p2442480798.jpg

(心理治療師)

 

這樣的開頭讓我原本有點小小期待的心瞬間變成大大期待的心,其實開頭基本上就可以定一部作品的生死,當然不是每部作品都用這種方式去看待,但對這樣的獨立小品作品來說,我想應該不用去想太多吧,但若過程沒好好發展,那麼在怎麼用力的收尾都是沒用的,而這部作品真的發生了這樣的狀況。

 

Carrie為了能繼續住在屬於自己空間的公寓內,在爸爸半威脅半推託下去了一間律師事務所打工,也開始去執行心理治療師給的清單內容。不管是從她跟同事的相處或是去完成清單內容的時候,都似乎打破了開頭的設定,Carrie一點也不像設定中那樣交不到朋友的人,應該說她根本沒有社交障礙只是單純不想交朋友吧,這樣的話根本不到需要看心理治療師的程度,在生活上她也懂得自己想要什麼,只是喜歡窩在自己的世界裡,雖說是因為媽媽的離世加上和父親的嫌隙然後因為跳級而讓她不想去接受自己喜歡事物以外的事情,但總覺得剛去一個新環境或開始執行清單內容就讓她有明顯的轉變實在很難說服人,該說是劇情發展太快還是劇本太鬆散呢?

carrie-pilby-3.jpg

(同事嗨到我很害怕)

 

再來是清單的內容,看似是一個推動劇情讓Carrie改變的動力,但卻顯得很刻意,養寵物、認識新朋友、看一本小時候喜歡的書等等,一開始讓我以為是想讓Carrie找回以前的自己或找到新的自己,不過在她進入律師事務所之後的轉變甚至讓我覺得沒這樣清單去做都沒差的感覺,反而變成最後結尾得去收的地方。

tumblr_inline_ouvmi6SCiY1tvxyxg_1280.jpg

(養金魚交差了事)

 

更別說她與父親情感的修復和隔壁鄰居突然的交流,再次打破開頭的設定。父親因為要再婚讓他們父女的情感再次破裂,最後卻因為父親幫她拿回書(這部分等等會提到)而破鏡重圓,就像小朋友跟父親鬧鬧脾氣和好一樣簡單,前面的鋪成讓我覺得她跟父親之間是充滿矛盾的,不管是媽媽的過世還是之後父親沒有陪在身邊的孤單,把堆疊的很重的情感最後輕易的就拋下非常可惜。與隔壁鄰居也算因為清單而開始有接觸,這樣的接觸雖有點做作但還不到不合理的地方,卻因為要結尾而讓他們很快速的有感情發展,又直接破壞掉一條支線。

CP_D013-0656-copy-860x400.jpg

(跟爸爸的部分真的可惜到捶心肝)

 

06043108.jpg

(如果妳是因為鄰居很帥才那麼快上鉤那我真的也就算了)

 

不過我得說以上的感受都是在我觀影後很冷靜地回想才發現這些問題,因為整體的節奏跟演員的演出都相當舒服且合宜,使我很享受在其中,且故事中間不時穿插Carrie和一位男老師的相處畫面,原來Carrie曾經讓自己這麼相信一個人,將情感奉獻給他、將自己珍貴的書借給他(爸爸幫他拿回來的那本),卻遭到背叛,也許是因為這些過去才讓她需要看心理治療師,卻更是突顯了這部作品設定上的盲點,把一切傷痛和障礙都太簡單的去化解了。

c031cd1c2787bb97_CP_D016-0532.png

(不要聽帥老師的話)

 

雖說我從原本小小期待到開頭後大大期待,但卻真的沒有讓我受傷害。確實這部電影沒有要教你什麼甚至沒讓妳真的看到什麼,不過讓我感受到了幸福不是一個人告訴你怎麼做或一張清單教你怎麼做,而是你有沒有對幸福展開心胸。沒被這部電影點到的癢處看來是要我們自己去找,並找到屬於我們自己對幸福的定義

p2442479705.jpg

 

哈佛沒教的幸福課 (Carrie Pilby) 2017

arrow
arrow

    H&M_no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